節(jié)約與文明這兩個詞似乎總不能走到一起,人類文明在進步的同時,節(jié)約的意識也漸漸消失了。
當今冬天在暖房里吃西瓜的人還少么?也許你會覺得太夸張,可我卻要告訴你,這在更多人的眼里一點也不為過!就在身邊,水龍頭時常不擰緊;陽光充足的教室中卻仍開著所有的燈;中午吃飯卻也是挑挑剔剔,留下一大半的飯菜;回家路上,總經不住誘惑,買下各種零食小吃這樣的事比比皆是??墒觳恢@正是成千上萬的人所日夜期待的一滴水、一度電、一粒米、一分錢而這些現(xiàn)象卻總是出現(xiàn)在生活富裕的家庭里。在窮鄉(xiāng)僻壤,甚至就在從前,大家還都每人打著算盤,省吃儉用,原因也只是因為窮。當條件轉好時,就開始大把地燒錢。
卻有無數(shù)人陷入困境:節(jié)約就是窮,節(jié)約就是斤斤計較。大錯特錯,節(jié)約不是窮,節(jié)約是對勞動成果的珍惜。不少人看不起節(jié)約,稱其為吝嗇。比如吳敬梓筆下的嚴監(jiān)生,被稱為中國四大吝嗇鬼之一,只為兩莖燈草遲遲不斷氣??杉毤氉x讀《儒林外史》里關于嚴監(jiān)生的所有段落,就確實覺出嚴監(jiān)生與吝嗇根本沾不上邊。在第五回和第六回那不長的篇幅里,嚴監(jiān)生其實一直在大筆地花錢:他哥嚴貢生因吃官司逃走了,他為了幫他哥擺平官司,在衙門里花了十幾兩銀子;他的妻子王氏病了,光辦葬禮花了四五千兩銀子,更別
提藥品和補品;他為了把自己的妾趙氏改邪歸正,賄賂了兩位舅爺兩百多兩銀子,還送給他們去趕考的盤纏;他與趙氏舉行婚禮,辦了二十多桌酒席,請街坊親戚大吃大喝,又花了不少錢。如此大方,哪里像吝嗇鬼呢?可是卻偏偏硬是被套上了中國文學作品中的四大吝嗇鬼的名頭,豈不冤枉?生活中更是如此,不少的人因為沒有選擇奢侈的名牌產品而被笑話、嘲弄。而那些隨意亂花零花錢的學生卻備受矚目與羨慕,真是可笑。
痛心呀,人們辛辛苦苦賺來的、沒日沒夜期盼的,難道只是花錢如流水的麻痹嗎?那傳承了上千年的美德就這樣被生活的進步所掩埋嗎?難道節(jié)約與文明的確不能同行嗎?
慶幸的是還有人意識到了:蘇可在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學習期間,他的班主任講述了這樣一件事。有一次班主任派他外出為班里辦事,因為天氣酷熱,臨走前班主任要他打的去??墒翘K可為了給班里節(jié)省班費,放棄了打的的安逸舒適,他不怕三次換乘公共汽車的麻煩和疲勞,不顧天氣炎熱,頭頂烈日,汗流浹背,往返硬是乘坐公共汽車,并且自付車費,按時地完成了任務。一粥一飯,當思來之不易;半絲半縷,恒念物力維艱,而不是如此多的人所說的吝嗇。當社會不斷發(fā)展時,我們更應該提倡節(jié)約,保留這中華美德,發(fā)揚傳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