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蘇霍姆林斯基說過:“讓孩子不要去空談崇高的理想,讓這些理想存在于幼小心靈的熱情激蕩之中,存在于激奮的情感和行動之中,存在于愛和恨、忠誠和不妥協(xié)的精神之中?!比耸窃诓粩噙M化的,獨立的人格,自主的意識造就了個性鮮明的我們。財富固然重要但一個人的知識積累,人格的不斷完善是重中之重,總而言之理想是開啟美好人生的必經(jīng)之路。
不安于現(xiàn)狀,卻沒有勇氣開啟新的生活,比一事無成更可怕。
18世紀下半葉,在法國洛可可美術(shù)日益興旺的同時,還出現(xiàn)了另一種風格傾向--平民現(xiàn)實主義,法國畫家夏爾丹便是代表人物之一,夏爾丹生于一個底層家庭,底層生活深深地影響了他,一個不經(jīng)意的機會使夏爾丹愛上了繪畫藝術(shù),于是他毅然丟下了木匠工具當起了畫室學徒。從此巴黎少了一位能干的木匠,但法國卻多了一位偉大的畫家。
毛澤東主席曾寫過一首詩讓我至今記憶猶新:“男兒勵志出鄉(xiāng)關(guān),學不成名勢不還。埋骨何須桑梓地,人生何處不青山。”理想不是不切實際的空想;也不是大呼大叫的張揚;它是咧咧寒風中指路的明燈,是漫漫長路清涼的慰藉。
如果理想有型,我愿它是高原上餐風露宿的紅柳,有著堅韌不屈的性格,如果理想可以支配,我希望是我選擇它,而不是它在督促我。
我希望過著平平淡淡的日子,但不希望碌碌無為的度過一生,所以趁現(xiàn)在青春正好,丟掉自卑、怯懦,撐起理想的風帆帶上忠誠、自信、陽光向著美好的人生前進,哪怕嗆幾口海水,也要一路歡歌笑語,踏浪而行!(指導教師:趙晨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