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英國小說家狄更新說;”惡往往曇花一現(xiàn),都要和作惡者一同滅亡,而善,則永世長存。’人都會做錯事,只要會內(nèi)疚,會慚愧。就是一種美德,因為,會產(chǎn)生慚愧之心人,他一定有崇善之心。
看到一則小故事,有一個剛上車的男孩請求司機,等等他的媽媽,一分鐘后,他的媽媽還沒來,車上的人就開始抱怨說孩子的媽媽耽誤了大家的時間,這時孩子的媽媽一瘸一拐上了車,所有人都安靜下來了。
乘客后來為什么沉默,是因為先前并不知道孩子的母親是殘疾人。對自己錯怪了他人而慚愧,乘客們?yōu)槭裁凑J識到了錯誤,為自己感到了慚愧。當他們抱怨行動遲緩的母親時,心中的善良尚未復(fù)蘇,可當他們看到殘疾母親艱難行走時,他們心中的善良就激活了。
原諒他人的錯誤,是一種美德;漠視自己的錯誤,是一種惡習。車上的乘客選擇了承認自己的錯誤,給予他人以理解,在沉默中感到了慚愧,這也是一種美德。
人非圣賢,孰能無過,過而能改,善莫大焉??鬃尤缡钦f。[世說新語]中有一個少年叫周處,他年少時為禍鄉(xiāng)里,后來浪子回頭,改過自新,為鄉(xiāng)野除掉了三害,名揚古今,別為感到慚愧而羞恥,因為慚愧本身是向善而美麗的。
2015年3月2日,在t168次列車上,一母親說兒子才上一年級,沒超高,不用買票,隨后測升高,男孩已超過1.2的購票標準,女子因兒子雖高,但今年十一歲,上四年級了。男孩這時說‘這是我的壓歲錢,可以給自己買票。’母親看看兒子,紅了臉沒有說話,只默默低頭,從身上拿了錢為兒子補了票,等列車員轉(zhuǎn)生離去,母親對兒子說;‘兒子,這事是媽媽的錯,你說得對,媽媽為你自豪。’
男孩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,而母親也為了自己的行為感到了愧疚,兒子的車票也補上了,差點在兒子的心靈里留下了陰影也及時抹去了。一切都不再有缺憾,母親能為自己的錯誤感到慚愧并改正,這也是一種美德。
誰都不是完人,在錯誤面前,慚愧也是一種美德。 (指導教師:劉雪敏)